自此日起,张学晏于荆州的游历生涯更显非凡。在得知张九龄的身份后,张学晏萌生了跟随其后的念头,渴望学习其治国理政之智慧,领悟其直言进谏之勇气,洞察其高瞻远瞩之深谋。他向张九龄诚恳提出此愿,然而张九龄初时并未应允。
张九龄深知规矩如山,张学晏虽为州学学子,无官无职,难以随意涉足衙门之地。然而,面对张学晏的赤诚之心与救命之恩,张九龄不禁心生欣赏,遂起培养之念。最终,他答应了张学晏的请求。
此期间,张学晏对张九龄的了解更为深刻。那些过往记忆中书本所载的三言两语,难以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张九龄形象。但在此地,张学晏亲眼见证了张九龄的所作所为。
张九龄公正廉明,心系百姓,深受民众爱戴。在任期间,他严于律已,不贪不占,树立了崇高的官德典范。每当有官员或商贾试图行贿,他总严词拒绝,并谆谆告诫他们要遵法守纪,依法办事。他的行为举止,无不展现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风范与担当。
张九龄时刻关注百姓福祉,频繁带着张学晏深入田间地头,微服私访以体察民情。发现农田因缺水而荒芜,他果断决策,积极动员乡民修筑水利工程,引领兴修水渠,使得五谷丰登,农业生产得以稳步提升、
在司法领域,张九龄坚守公正,不偏向任何一方。无论案件大小,他都会亲自审理,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明公正道、公平公开的裁决。曾有一次,一位权势乡绅与邻居因土地纷争而对簿公堂。张九龄经过深入调查,发现乡绅企图以权势欺压邻居。他铁面无私,依法对乡绅进行了严惩,为邻居伸张了正义。
尽管被贬至地方,张九龄的忧国之心却从未减弱。他多次上书晋玄宗,劝诫节俭治国、减轻民力负担、遏制豪门势力,以缓解社会紧张局势。他在一次奏折中,详细分析了农民因赋税繁重而陷入困境的问题,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减税措施。他的建议不仅关注了国家的长远利益,更着眼于百姓的切身利益。
张九龄还致力于举荐贤才,希望为朝廷选拔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。他向晋玄宗举荐了一位名叫王维的人才,对,没错,就是目前仍在凉州任职的王维,张九龄本就对王维有所了解,之前在长安时二人多有来往。在张九龄的举荐下,王维被召回长安,并升任殿中侍御史,为国家效力。他的任命,正是张九龄对朝廷、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的体现。
在不久后的一天,一位身着官服的小吏,因心中对上级调遣安排的不满,悄无声息地拖延了公务。这一小小的举动,引起了一些微小却又难以忽视的混乱。彼时,张九龄静坐公堂,闻讯后并未立刻动怒,而是提笔沉吟,思索着如何化解这微妙的矛盾。
他并未急于降罪,而是选择了那条更为不易的路——倾听。他召来了那位小吏,一双深邃的眼眸,仿佛能看穿人心,探究到对方的内心深处。两人相对而坐,茶香袅袅,张九龄缓缓开口,语调平和却带着不可抗拒的温和力量。
他询问小吏的困惑,他的不满,他的期待。每一句话,都像是一块石头落入心湖,激起层层涟漪。小吏原本紧闭的心扉,在张九龄的耐心和真诚面前,逐渐敞开。他诉说了自已的苦闷和无奈,言语中流露出深深的自责和悔恨。
张九龄听后,没有过多的责备,只是淡淡地讲述着一些道理,关于责任,关于担当,关于忠诚。他的话语,像一阵春风,温暖了小吏的心田。小吏在他的开导下,深感惭愧,站起身来,神色坚定,表示愿意改过自新,重新投入到公务之中。
时光流转,在张学晏离开荆州之前,他亲眼看到那位曾一度懈怠的小吏,在张九龄的引导下,逐渐变得勤勉尽职。他重新肩负起责任,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公务,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楷模。张九龄的耐心和智慧,不仅化解了一场潜在的风波,更点燃了小吏内心的火花,让他从内心深处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张学晏追随张九龄,不仅习得了诗赋之美,更在相处间感悟了世事的智慧。张九龄平日里话语不多,但谈及官场的洞察与策略时,仿佛家中的长者,谆谆教导着张学晏。他告诫道,我观你学识,日后必然会踏入官场,需谨记,为官者审时度势,不可随波逐流,结党营私。
张九龄向他讲述自已的故事。昔日,张九龄在长安任左拾遗之时,朝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——姚崇姚太保。此人担任紫薇令,声名显赫。姚崇为人贤明正直,才华横溢,三度执掌朝廷中枢,深得玄宗皇帝的信赖。然而,人非圣贤,姚崇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缺陷:他行事专断,性情狂躁,自以为是,喜听赞誉之词。他的身边,围绕着诸多趋炎附势之徒。
面对这样的姚崇,张九龄心生担忧。他私下与姚崇沟通,希望他能洁身自好,谨慎行事,不宜滥用职权。然而,私下沟通无果,张九龄知道仅凭私下劝说是无法改变姚崇的。于是,他毅然决定向皇帝陛下上书,直言不讳地表达他的担忧和建议。而后,在姚崇未能对他采取行动之前,他选择了离开京城,回到故乡侍奉老母,远离朝堂的纷争,韬光养晦。
张九龄向张学晏娓娓道来,身为文人,文章便是我们的立身之本,不可忽视。昔日,我因文章出众得遇伯乐,幸得张说张开府的赏识,得以安身丽正书院。在那丽正书院,我与同仁们编撰典籍,探讨文学,以此为契机升迁迅速。
张说之才华,犹如璀璨的明珠,照耀着朝政。他勤政谋政,才智非凡,然而,也因其恃才傲物,独断专行,终是招来一些不必要的纷争。所幸,皇帝陛下念他功大,虽有风波,予他罢相,未至于身死。
所以,你要记住,为官者需清廉自守,清风自渡、静水流深。你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给别人攻讦你的机会,方能长久保全自身。这样,你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,稳稳立足,长久发展。
张学晏犹如沐浴春风的学子,虚心倾听,频频点头,心怀敬畏,不敢轻易插话。张九龄的话语,宛如清泉涓流,洗涤他的心灵,传授官场的智慧与险恶。与张清川先生的慈祥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不同,张九龄给予他的,反而是一种老师般的传道授课之感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穿越成太子,我一个女人容易吗? 穿越异世界?我有军火系统! 魂穿大唐,开局擒拿颉利 系统来了,大明就太平了! 曹操家底被扒光,我助他杀穿天下 我越想逃走,叶卡大帝越想我留下 三国:多子多福,纳妾一统天下 孟婆传奇 我在大明当医神 始皇帝的人生模拟器 穿成武大郎,从成为厨神开始! 大明慈父朱祁钰 认亲被拒,我封候你让我认祖归宗 三国:我刘协是帝王 重生嫪毐?开局拯救被霸凌的嬴政 万界异闻录:从丞相开始 三国:泡面开局,曹操坐不住了 重生三国之我乃上将潘凤 造反:从剿匪打到皇帝下跪 系统算命我吃瓜,带着皇子玩出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