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燧欲寄君衣君不还,不寄君衣君又寒。寄与不寄间,妾身千万难。
【译文】
想把冬衣寄给你吧,你就不再思回还。不把冬衣寄给你吧,又怕你天寒衣单。寄或是不寄,到底如何打算?教奴家好生为难。
【赏析】
题目为《寄征衣》,通篇也只是在寄与不寄上做文章。征衣做就,寄给远人,是顺理成章的,这位征人的妻子偏会想到丈夫得了寒衣就不会想着回家了:这一笔构思新巧,颇出人意外。既然寄征衣不宜,那么就不寄吧,可是且慢,这一来“君又寒”,也是行不通的。这“不寄君衣”的后果,早在读者想象之中,但经过女主人公的这一“倒腾”,仍使人觉得言之有理,感到这问题既新鲜又为难。三、四句写女子在寄与不寄间反复权衡,还是进退维谷,“千万难”。这就漾起了读者对她处境的关注与同情,掩卷回思,觉韵味无穷。
其实,答案是很明白的。女主人公因为“君不还”的现实才制作冬衣,目的是让远方的丈夫得以御寒,显然征人的“不还”与寒衣的有无无关。征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,无论“寄与不寄”,女主人公实际上都面临着“君不还”的冷酷结局。女子也明知这一点,故意在寄衣上生出波澜,是为了表现自己长期独守空房的一种怨恨。当然这种怨恨是基于团圆的愿望,本身仍意味着对丈夫的无限深情。又恨又爱,以恨示爱,这是闺妇的一种特有心态。这正是这支小曲情味的动人之处。
情歌小词常以“熨帖细微”及“匪夷所思”取胜,如唐诗“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,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”,五代词“荒唐难共语,明日还应去,上马出门时,金鞭莫与伊”,明诗“西崦雨未收,东崦风又作,留住绿蓑衣,莫与蒿师著”等等。本篇则属于元散曲中具有这种乐府风味的佳作。又全曲二十四字中,“寄”、“君”、“衣”、“不”四字占了一半以上,用字寥寥而能包含如此丰富曲折的情节和意象,这也是本篇的不可及处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猫头鹰王养成记 玄幻:我能复制经验 七零下乡美人成了大院竹马心尖宠 双鸣人对比,女忍者们乐疯了! 星际部队:基因解放 修武神陆 悬疑:妹妹图谋不轨哥哥反复被撩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诡异副本:巫鬼 完美人生:60年代处对象? 我打罗马?真的假的? 儒道:我靠抄诗无敌了 家族修仙,我真是剑仙 孙山表哥何书锦的科举路 段海鹏的奇异手札 国运金铲铲:局局老八在冒火 背靠书评当富婆 杀死那个傲娇女 仙魔与人 雪落再说爱你